【記者侯駿霖、吳旻洲、戴德蔓/台北報導】立法院經濟委員會5日審查多項法案,立委邱議瑩關切中國境外電商在台經營問題,點名淘寶、拼多多等平台應納管,以保障消費者安全與防疫管制。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,「我們不會讓它營業」,並強調台灣未開放中資電商落地,相關平台在台並無實際經營行為,行政院已責成跨部會強化邊境與境外電商管理機制。
邱議瑩指出,淘寶雖以港資名義在台成立分公司,但實際後台仍在中國,這類繞道的經營模式應嚴格檢視,否則不僅違反投資規範,也可能造成產品安全與非洲豬瘟的防線漏洞。
她強調,日本、韓國、歐洲等主要市場早已要求跨境電商設立本地法人,台灣卻遲未跟進,呼籲經濟部應研議具體納管方式,對中資電商有更多源頭管理作為。
龔明鑫回應,目前「不會讓淘寶來台經營電商」,該公司僅被核准進行廣告傳單分送業務,不能透過媒體宣傳,也不得從事電子商務行為,一旦違規將取消其營業資格。他補充,中資在台管制以「行業別」為基準,目前法規並未設「電商」這一業別,相關問題涉及數位發展部、陸委會及財政部,須由行政院召開跨部會會議統籌研議。
台灣未開放中國電商落地
經濟部指出,目前依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及《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》規定,中國業者在台從事投資或經營活動,須事前取得主管機關核准。陸委會已明確指出,台灣並未開放中國電商落地設點或經營電商平台,目前淘寶、拼多多均未獲相關許可。
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5日備詢時也表示,現在較複雜的狀況是,淘寶來台投資是以「香港淘寶」身分,或部分中資透過第三地用合夥方式來台灣投資,這還需要滾動式調整。
陸委會只核准淘寶兩項業務
商業發展署長蘇文玲進一步說明,台灣民眾若在淘寶購買商品,交易均是透過中國淘寶網站完成,淘寶台灣僅能從事宣傳活動,並未設立購物網站。針對跨境電商實際經營行為,將持續跨部會協調,強化邊境檢驗、郵件物流監管及數位平台控管機制。
沈有忠以淘寶為例,陸委會目前只核准電子資訊供應、廣告傳單分送兩項業務,做這兩項以外的其他業務就是違法,因此淘寶在媒體聲稱「已經落地接受監管」、可以從事電商業務,這是錯誤的。
經濟部次長江文若表示,邊境管制是第一道防線,財政部已規劃未來透過電商的進口,應該要有進口報單,目前中國淘寶沒有來申請。根據中資來台正面表列,若是跨境電商會涉及不同業別,其中我國不允許廣告業來台。
陸委會憂危險物品鑽漏洞入台
另外,針對洗產地與國安風險,沈有忠提到,陸委會發現有些化學燃料、工具,或是可能造成國安危險的物品,可能以拼裝方式,個別透過法律漏洞進到台灣,「最後拼裝起來變成生化武器,雖然沒有發生,但是必須嚴防」。
沈有忠也舉例,許多家長反映,校園中的電子煙也是來自境外電商,境外電商不是只有這次豬瘟有疑慮,還有太多對於社會、年輕人的危害,陸委會將加以檢討。
立委洪孟楷質詢時詢問,未來在電商平台上是否能買不到境外豬肉製品?數發部長林宜敬回應,數發部已召集Google、Meta、LINE、TikTok等四大網路平台開會,透過關鍵字搜尋、AI模型訓練及內部審核機制,共同協助防堵豬肉製品流入。他強調,政府將與電商、金流與物流業者合作,預防性下架境外豬肉製品,「正朝讓電商平台買不到境外豬肉製品的方向努力」。
淘寶:積極配合台灣主管機關
對此,淘寶表示,台灣分公司多年來與台灣主管機關保持對話,積極配合保障台灣用戶的指導要求,2018年經台灣主管機關核准後,每年皆向主管機關進行業務匯總報告,並積極配合不同主管機關的指導要求,包括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等涉及進口商品控管的不同監管機關,建立涵蓋眾多類型違禁商品控管的對話機制。
淘寶說,過去也持續在台灣主管機關要求下,導入針對台灣用戶的商品搜尋關鍵字屏蔽、下單阻斷與警語提醒、以及官方物流禁止運輸等控管措施,所以是早在2018年就依循法規、合法落地,接受監管,並與台灣各主管機關持續合作。◇
